首页

国产夫妻奴调教

时间:2025-05-26 04:35:14 作者:夏季防晒要不要“全副武装”? 浏览量:41622

  夏季防晒要不要“全副武装”?

  专家:过度防晒可能引发多种问题

  一到夏天,防晒衣、防晒霜、防晒面罩、防晒口罩、防晒手套……层出不穷的防晒装备让“防晒星人”个个全副武装,生怕漏进来一丝阳光。这样的防晒真的对我们有益吗?最近“过度防晒”被大家热议,相关专家提醒,过度防晒也可能引发多种问题。

  过度防晒是指个体在防晒过程中采取了超出实际需求、过于严格或不合理的防晒措施。南京市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于晓云介绍,过度防晒主要表现为极端避光行为和过度使用防晒产品两类。如长期避免任何户外活动,或过度遮挡,无论何时出门都要捂得严严实实的,一点阳光都不能晒到。另外还有频繁使用高倍数防晒霜,每1—2小时就要补涂一次,甚至在室内或阴天仍使用SPF50+的产品。

  “很多人对防晒有个误区,认为防晒就是不能让皮肤晒到一点太阳,殊不知,这反而可能带来皮肤问题。”于晓云告诉记者,过度防晒时皮肤长期处于一种被过度保护的状态,皮肤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可能会下降。而且有些防晒产品如果清洁不干净,残留在皮肤上,还可能堵塞毛孔,引发痘痘、粉刺等皮肤问题。

  其次,过度防晒可能会影响身体对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合成不足,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最近就有一女子为防晒黑从来不穿短袖,结果在睡觉翻身时竟直接导致骨折,经过检查发现其因长期过度防晒,体内维生素D仅有7.8ng/mL(正常值为20—50 ng/mL)。“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他们对钙的需求较大,适量的日光照射更有利于骨骼健康。”于晓云强调。

  那么又该如何把握防晒的度呢?在专家看来,适度的阳光照射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为肌肤注入健康活力,然而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也不容忽视。

  因此以下三个角度值得注意:

  1.避开10—16点外出

  尽量避免在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之间太阳最强烈的时候长时间待在户外。如必须出门,可适当加强防晒措施,戴上宽边帽子、太阳镜,使用遮阳伞等,但也别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适当让皮肤接触一点阳光。

  2.室内室外有区分 如果是在室内,靠近窗户时可以适当拉上窗帘,避免阳光直射就好。但如在户外活动,那就要根据活动的时间、地点来选择合适的防晒措施。

  3.防晒指数莫一味追高

  在选择防晒产品时,也别一味地追求高指数。对于日常通勤来说,选择防晒指数在SPF30—50之间的防晒霜就可以了。如果是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或者去海边,可以选择SPF50以上的防晒霜。需要注意的是,防晒霜要在出门前提前涂抹,不要等到要出门了才匆匆忙忙地涂抹,这样可能达不到最好的防晒效果。

  另外,还可以通过物理方式来防晒,如穿长袖衣服、戴帽子、戴墨镜等。衣服的材质也有讲究,选择深色、厚实的衣服防晒效果会更好。

  通讯员 金雨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京津冀消费季启动 三地推新出彩乐享“盛惠”

比如,中产阶层倾向于换学区更好、面积更大、品质更好的居住环境;老年群体青睐物业服务好、周边有医院配套以及满足适老化需求的社区;“新世代”则更愿意遵从“买房子就是买生活”的购房原则。住房需求的根本性转变,有望改变“得房率低于70%、净高低于3米”的旧产品逻辑,激活新需求。

【巴黎奥运会】突破、坚守与传承:中国奥运健儿的巴黎时刻

福州11月5日电 (闫旭 彭莉芳)今年是隐元禅师东渡370周年,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的“黄檗花开香两邦——纪念隐元禅师东渡370周年”系列活动5日在福建福州启幕。

波兰小姐姐进博会寻“老乡”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网站日前发布的一份学术报告信息显示,今年6月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的张林峰,现已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德国2月通胀率同比上涨2.5%

一是高端制造和智能产品制造发展总体较好。随着产业向高端延伸,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较快增长。7月份,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居民对智能消费产品的需求扩大,带动相关产业增长。7月份,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

财政部: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

保山11月11日电 (郁云江 杨荣廷)云南省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近日在开展野生植物监测时,在原始密林中发现一种唇瓣似羊耳、假鳞茎像蒜瓣的野花。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鉴定,确定为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的大花羊耳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